“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”成果发布会,项目首席科学家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代表项目组作报告。
研究表明,2014年我国的腐蚀总成本包括腐蚀带来的损失和防腐蚀投入,约占当年GDP的3.34%,总额超2.1万亿人民币,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当年承担1555多元的腐蚀成本。上海市2014年GDP2.3万亿.
侯保荣院士指出,腐蚀是安全问题、是经济问题、是生态文明问题,腐蚀防护是发展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重要内容,腐蚀防控力度是国家文明和繁荣程度的反映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腐蚀调查工作起步晚,覆盖领域优先,亟待开展全国层面的腐蚀成本调查和防腐策略的研究,加强人们对腐蚀危害的认识,提高人们的防腐意识。
据了解,该项目于2014年启动,研究领域涉及公路桥梁、港口码头、水利工程、海洋平台、化工等30个行业,重点围绕基础设施、交通运输、能源、水环境、生产制造及公共事业等领域腐蚀状况开展调查研究,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获取全国腐蚀成本数据,并揭示我国腐蚀控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,提出解决我国腐蚀控制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的战略建议和对策。
腐蚀具有普遍性、隐蔽性、渐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,不仅消耗资源,污染环境,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工业事故,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。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,据有关统计,每年腐蚀损失约占各国GDP的3~5%,远远大于自然灾害、各类事故损失的总和。目前,介绍研究成果的“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”丛书已经出版发行。侯保荣院士介绍,目前的阶段成果主要是腐蚀成本计算,下一阶段研究将针对各行业具体提出防腐蚀措施。
以钢材为例,每腐蚀减薄1毫米,其强度会下降5%至10%。不是说这块金属腐蚀完了才会发生破坏,当壁厚因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,在载荷或压力等作用下,就可能会发生破坏事故。事实上,国内外因腐蚀造成的事故案例并不少见。
腐蚀成本怎么算
腐蚀具有普遍性、隐蔽性、渐进性和突发性,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,不仅消耗资源、污染环境,而且可能造成工业事故,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。据了解,全世界每90秒就有1吨钢铁腐蚀成铁锈。2013年11月22日,青岛黄岛区中石化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,直接经济损失7.5亿元,事故直接原因就是“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、管道破裂”所引发的爆炸。
“腐蚀成本”除了腐蚀带来的设备损耗、生产事故、产品质量问题等损失外,还包括腐蚀带来的附加投入及人员成本等。
未来方向哪里寻
耐蚀材料、电防蚀、防锈油、表面处理、缓蚀剂、涂料涂装……腐蚀不可避免地发生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防腐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。
在海洋腐蚀中,侯保荣院士认为,危害重大的是海洋钢结构工程在浪花飞溅区的腐蚀,目前无法完全根除,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。除了正确设计金属构件、合理选材外,通常还有以下几种:
一、是采用厚浆型重防腐涂料,
二、是对重点部件和部位采用耐腐蚀材料包覆,
三、是设计构件时考虑到足够的腐蚀裕量,四是根据电化学腐蚀原理,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材料。
侯保荣院士在研究成果报告中说,腐蚀是安全问题、经济问题、生态文明问题、国计民生问题、节约资源问题。为此,项目组撰写了“关于将我国基础设施及重大装备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”的院士建议,包括将腐蚀防护安全纳入国家战略;尽快启动人大常委会腐蚀防护立法;设立全国腐蚀防护安全日。
王景全院士认为,认识到腐蚀的危害性和腐蚀控制的必要性后,重视腐蚀控制要靠科技进步,靠创新,靠转型。以后不能再搞大规模的、粗放型的工程建设,需往精细化方向发展,要让工程建设的质量更好、耐久性更高,须有一系列控制腐蚀方面的科技作支撑,需要知道怎样发展新材料,怎样科学利用材料。
防腐领域前途广阔,将来会出现更多新技术,涌现更多高端人才,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领域,从防腐蚀理论、技术、材料、结构上开展研究,并创新、创业,为经济转型及产品和工程的耐久性提升作出贡献。
来源:中国经济网